logo

logo

飞龙在天:最强移动工作站微星CreatorPro X18评测终篇English

2024-10-12 20:25:58 | 来源:公平评测 | 作者:song1118
本篇是终篇,是下篇发布一天之后的紧随其后,笔者就不再做承上启下的前言铺垫了,直接开门见山!

最终评价:飞龙在天叶公好龙

笔者从9月10日拿到CreatorPro X18,到本文发出之时,刚好用时整整一个月。

 

笔者认为:

CreatorPro X18是当下性能最强的移动工作站(唯一),也是当下性能最强的笔电(之一),更是一款个性鲜明的笔电,其优缺点毫不含糊。

优点:

  • CPU性能发挥属超一流水准:单压力瞬爆220瓦,长时不低于180瓦!
  • GPU性能发挥属一流水准:175瓦问题不大;
  • CPU+GPU双压力之下性能发挥,属一流水准:270瓦可以实现;
  • 18吋16:10 mini LED屏幕巨大亮丽、黑值、对比度和色域表现优秀,亮度均匀性顶级;
  • 端口种类丰富、数量足够,其中一个雷电端口还支持最高140瓦的PD3.1充电;
  • 机体刚性非常不错,和上两代相比纵向尺寸大大减小;
  • 内存插槽四个,容量可当下峰值。

 

缺点:

  • 硬盘插槽被阉割为两个,而且缺乏令人信服的理由;
  • 显卡供电部位散热严重不足,造成机体外表相应部位高温;
  • 屏幕色准不优秀,而且色彩均匀性在最高亮度时表现奇怪(此点存疑);
  • 风扇在全速散热时,风扇噪音逼近60dB(A);
  • 机身外形和风格偏嚣张粗暴,屏幕上盖不能实现180度展开;
  • 内存实际运行频率受限,且官方不正式支持XMP 技术;
  • 上前两代相比少了一个miniDP接口,可连接的外部显示器数量降到3;
  • 键盘的功能按键纵向尺寸过小;
  • 电池充电还不够快速。

 

对于其优点,当然要表扬,但此时已经无需多言;

对于其缺点,必须要批评,但如果有读者说“你行你上“……

所以,对于任何事物,光批评指责还不行,能同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是最好的。

 

首先,笔者依据某位深海人士的无私奉献,再加上相关资料,制作了一张CreatorPro X18系统架构布局分析图。

 

能认真全文看到这里的读者,应有的电脑技术水准对上图中的标注都很熟悉。

其中两个全黑方框的文字标注,由于排版考虑没有完整输入,在这补充:

第1个,是标注“Parade”的芯片,它位于GPU和CPU共同输出视频信号到eDP和HDMI接口的中间位置----它是谱瑞出品的Parade PS8461芯片,即MUX(多路复用器,是CreatorPro X18能实现“独显直连、双显卡混合、集显”三个显卡模式的关键。

注意,它不是Parade PS8469芯片----DEMUX(解复用器),虽然两者形状大小一样,均为5x10mm 66针QFN封装,功耗低于50微瓦;

第2个,是标注”Maple Ridge”的芯片,它是Intel JHL8540雷电4控制器,支持2个雷电4(Thunderbolt 4)接口 (USB-C 4),带宽为40Gb/s。

有了这张系统架构布局分析图,笔者就可以开始好好地谈谈以下问题了:

 

内存频率问题

CreatorPro X18使用的PCH芯片组是Intel HM770----本来严格来说,移动工作站应该使用Intel为移动工作站准备的Intel WM790芯片组。

但是,微星采用和自家游戏本公用主板的策略,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连WM790比HM770只贵三美元的成本,也一并考虑进去了。

这没关系,WM790支持而HM770不支持的ECC内存、ISM、vPro和ITET以及SIPP,只是在稳定性和管理功能方面的增强,就理论上而言,使用WM790在性能方面并不会比使用HM770有优势。

HM770反而在性能上还有优势----其支持内存超频。

Intel 14代笔电版CPU,是明确支持DDR5 5600MT/s加同时最大192GB的内存的,DDR5 5600MT/s和最大192GB之间,没有标注有排斥关系。

虽然有标注“最大内存大小取决于内存类型”,但并没有说DDR5 5600MT/s之时,最大内存是96GB。

 

接下来,继续看系统架构布局分析图,CreatorPro X18的四个内存插槽直连CPU,HM770芯片组不直连内存,是否支持内存超频的关键点,在于BIOS的设置是否支持----当然,内存本身的素质、供电和散热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超频是否能顺利实现。

DELL、HP和Lenovo三家的移动工作站都采用了WM芯片组,不支持内存超频是intel的限制,有意见也应该对Intel说去。

但微星CreatorPro X18采用的,是名正言顺支持内存超频的HM770芯片组。

所以,四内存插槽不是其内存降频运行的理由,微星BIOS没有正式开启内存超频才是问题所在。

 

硬盘数量问题:

下图是CreatorPro X17第一代,笔者在2022年购买过两台,支持同时内置4个M.2 2280 SSD,其中,绿色方框处的插槽支持PCIe 5.0 SSD:

 

下图是2023年的CreatorPro X17 HX,原本可以在蓝色方框处可以安排一个M.2 2280 SSD的空间,被应因NVIDA要求而面积大增的显卡供电模块加上部分散热热管占据了部分,在机体和主板布局都不想大改的情形下,只能减少了一个内置M.2 SSD插槽:

 

到了现在,CreatorPro X18原本可以和Titan一样有三个M.2 SSD位,官方阉割掉一个,只能内置两个M.2 2280 SSD:

 

而且,CreatorPro X18使用的HM770芯片组,PCIe通道数和上代、上上代芯片组一样,最大值都是28,也没有新增使用PCIe通道的设备,PCH完全有足够的PCIe通道同时连接3个PCIe 4.0 x 4的SSD。

据此,结合上面笔者自绘的CreatorPro X18系统架构布局分析图,仔细测量物理尺寸,得到了可实现内置4个M.2 2280 SSD的优化布局方案,如下图所示:

 

首先,将原本为连接PCH的1号位置的PCIe 4.0 M.2 SDD插槽,位置保持不变,但改为直连CPU的PCIe 5.0 M.2 SSD插槽----这样做布线长度并不会增加,而且远离了GPU供电模块,更利于将来真实可用于笔电上的PCIe 5.0 SSD的散热;

其次,在1号位置和电池仓之间,安排上第2号M.2 SSD插槽,是连接PCH的PCIe 4.0,与此同时,必须将原本在此位置的M.2 Key A/E WLAN+BT模块移动到如上图左边的黄色方框位置;

接着,将原本在Titan 18上面存在的3号和4号位置的M.2 SSD,平行对齐向右侧稍移,更靠近PCH,因为此时这两个都将是连接PCH的PCIe 4.0 SSD----同时,将原本位于3号M.2 SSD插槽右侧的主板COMS电池安装位置,移动到如上图所示的黄色圆框位置---即将其放置在内置主电池下方的电池仓中,CreatorPro X18本来使用的主板COMS电池就是偏小号的CR1220纽扣电池,直径12毫米厚度2.0毫米,这样的体积放在电池仓中毫无压力。主电池充放过程发热问题也无需担忧,笔者见过多款如此安排的笔电。甚至还有直接放弃了COMS电池的笔电,如笔者评测过的机械革命Code 10就是。

至此,就实现了内置4个M.2 2280 SSD插槽,而且主板上关键的雷电主控/声卡和BIOS/EC/TPM/等芯片的位置都不用动,机身端口布局也完全不用改。

如下图所示橙色方框中就是雷电主控Intel JHL8540:

 

至于原来WLAN+BT所在位置,在WLAN+BT移走之后,还存在着键盘排线接口占据空间的问题(如下图如所示),也不用担忧,可以直接将此键盘接口去掉。

 

因为Titan 18、Raider 18和CreatorPro X18公用主板的策略,在上面第二张图中,蓝色方框位置,有着第二个键盘接口(右侧标注了FPC 6)----此FPC6排线接口,原本是给Titan 18的樱桃Cherry MX超轻薄机械键盘使用的,在实现内置4硬盘的新布局之后,当然可以拿来直接启用。

最后,各位请说,这不是就是一款内置4个M.2 2280 SSD的CreatorPro X18 Ultimate Edition吗?

 

 

现有硬盘方案:

从评测上篇开始,笔者就多次提到要在CreatorPro X18实现3个、甚至4、5、6个PCIe M.2 SSD。

最现实最佳的,当然是将被阉割没有留下第三个M.2插槽补焊上,同时补焊上周边相应的电子原件,就可以恢复内置第三个M.2 SSD。

至于第4、5、6个PCIe SSD,看上面笔者绘制的CreatorPro X18系统架构布局分析图,就明白了----两个雷电4端口可以各连接一个PCIe 4.0 x 4 SSD,SD卡插入SD 7.0卡成为一个PCIe 3.0 x 1 SSD。

这样的话,不算只有SD 7.0卡带来的PCIe 3.0 x 1 SSD,CreatorPro X18就实现了5个PCIe 4.0 x 4 SSD:

其中一个直连CPU,其他4个均连接PCH。

这样,就可以组建多种方式的RAID 0,1,5了----不过,组装RAID 10是不能的----Intel注明:WM790和HM770芯片组,PCIe通道只支持RAID 0,1,5,只有SATA才支持RAID 0,1,5,10,如下图所示:

发表观点

这儿有 0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