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飞龙在天:最强移动工作站微星CreatorPro X18评测终篇English

2024-10-12 20:25:58 | 来源:公平评测 | 作者:song1118
本篇是终篇,是下篇发布一天之后的紧随其后,笔者就不再做承上启下的前言铺垫了,直接开门见山!

工作噪音

在风扇全速转动散热的状态下,在用户常用位置测量到的音量(声压)逼近60 dB(A)/分贝。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长时间忍受的噪音,如果需要长时间满载运行,必须处在用户位置的人,最好是带上头戴式耳机。

依据散热的需要,风扇噪音的提高和下降,都非常明显而又响应快速;

在中等程度或更低程度的负载之下,CreatorPro X18的散热系统足够强大,风扇几乎都在低转速或停转状态,此时就算可以听到风扇发出的噪音,也没有太多令人不舒。

 

音频播放

笔者的音频播放品质测试系统尚在搭建调试中,暂无仪器记录的客观数据。

仅凭笔者耳朵倾听,主观上觉得CreatorPro X18的音频的音量(声压)很大,音频播放品质,在笔电中算是比较优秀的。

毕竟其6扬声器系统,和普遍笔电的双扬声器或4扬声器相比,在数量上就存在先天优势。

 

电池续航

CreatorPro X18内置的锂离子电池采用4芯设计;

额定容量是6250mAh x 15.2V = 95瓦时;

设计容量是6578mAh x 15.2V = 99.99瓦时。

尽管这样,各位读者看了上文功耗部分的内容,就能预感到其电池续航时间一定堪忧。

PCMark 10 Gaming Battery Life

下面链接可在3DMark官网查看认证成绩对比:

https://www.3dmark.com/compare/pcm10blg/21803/pcm10blg/21531/pcm10blg/12143/pcm10blg/12730/pcm10blg/11326/pcm10blg/11226#

 

从上图对比可以看到:

CreatorPro X18在独显直连模式下,性能设置为平衡,屏幕亮度设置为50%,取得的电池续航只有1时4分;

不过,就算是将性能设置为最强的狂暴、急速散热,加上屏幕亮度100%,电池续航成绩还是有1时2分。

说明在仅靠电池运行之时,其整机性能已经被严重压制----CPU 的PL1和PL2、显卡的TGP乃至于屏幕刷新率都自动下调,使得整机平均功耗不可能突破100瓦,不然99瓦时的电池无法支持使用1小时。

这点从下图所示的FPS变化曲线就可以看出:

在Gaming基准测试中,从测试开始的70多FPS,到电量下降到约60%左右时迅速下跌,到后段只能维持在20FPS多一点。

 

经过实测,在使用电池运行时,最强性能急速散热设置之下,其整机功耗不会突破80瓦。

如下图所示,这是笔者在进行双压力测试之时,突然拔掉外部电源,记录下来的电池放电数据:电池放电功率峰值为79.815瓦,均值为71.178瓦。

 

当然,作为对比的机型都是性能机型,各自的成绩其实也彼此彼此:

只有双显卡混合模式下的HP ZBook F16G 9,在这个基准测试中,其几乎依靠相对功耗更低的集显来应对此测试,获得了1时29分的“好”成绩----其他处于独显直连状态的机型,都在1小时左右。

 

PCMark 10 Idle Battery Life

下面链接可在3DMark官网查看认证成绩对比:

https://www.3dmark.com/compare/pcm10bli/21535/pcm10bli/12097/pcm10bli/12128/pcm10bli/11439/pcm10bli/12751/pcm10bli/12643/pcm10bli/12634/pcm10bli/11327/pcm10bli/11319/pcm10bli/11261/pcm10bli/11234

 

空载(Idle)场景电池续航测试----设置为集显模式、性能为最节能、屏幕亮度0%,CreatorPro X18取得的电池续航成绩也只有4时58分钟;

这个成绩和设置为自动显卡模式的机械革命旷世X、双显卡混合模式的DELL Precision 7770差不多,都是4时30分多一点;

双显卡混合模式的HP ZBook Fury 16G9和ThinkPad P16 Gen 1的成绩,则明显好了很多,分别为8时8分、13时40分----可见这两者在仅依靠电池运行时,性能和功耗压制得更多;

作为上上代的CreatorPro X17(i9-2900HK+RTA A3000),在双显卡混合模式和独显直连模式的电池续航成绩,分别为8时59分、5时57分。

PCMark 10 Applications Battery Life

在应用(Applications)场景电池续航测试中,CreatorPro X18没有得到认证的成绩.

因为在测试过程的最后环节,PCMrak 10报错说测试途中连接了电源,所以无法得到认证的分数。

多次重复测试,包含全新安装系统,依然如此,笔者只能放弃。

 

不过,笔者还有同步使用外部秒表进行记录。

CreatorPro X18的电池续航成绩是4时20分。

https://www.3dmark.com/compare/pcm10bab/12676/pcm10bab/12644/pcm10bab/12141/pcm10bab/12112/pcm10bab/11448/pcm10bab/12770/pcm10bab/11340/pcm10bab/11336/pcm10bab/11280/pcm10bab/11242

 

PCMark 10 Modern Office Battery Life

在现代办公(Modern Office)场景电池续航测试中,出现同上故障,同样只能采用秒表记录的数据:

 

CreatorPro X18的电池续航成绩是4时30分,和上文的Applications Battery Life相差无几。

https://www.3dmark.com/compare/pcm10blb/11317/pcm10blb/12756/pcm10blb/12656/pcm10blb/12646/pcm10blb/12071/pcm10blb/12136/pcm10blb/11332/pcm10blb/11320/pcm10blb/11276/pcm10blb/11237

 

需要提示的是,上面两个电池续航基准测试时,已经将CreatorPro X18设置为集显模式,再加上Windows电源平衡、MSI Center沉静模式、屏幕亮度50%、屏幕刷新率60Hz的设置,可以说是处于比较节能的状态了。

如果还要节能,就是将Windows电源改为节能(Best Power efficiency)、使用MSI Center节能(Super Battery)、屏幕亮度设置0%----这算在这样最节能的状态下,笔者认为。CreatorPro X18也无法实现一个工作日(8小时)的电池续航时间。

UL Procyon Idle Battery Life

设置为Windows电源节能、MSI Center节能、屏幕亮度0%、屏幕刷新率为60Hz----即最低性能最低功耗状态,UL Procyon空载(Idle)场景下的电池续航成绩如下:

https://www.3dmark.com/compare/idlblb/42/idlblb/43/idlblb/41#

 

集显模式成绩:4时54分;

两个独显直连模式成绩:3时20分多一点。

另外,这三个成绩,是UL Procyon Idle Battery Life基准测试的全球第41、42、43辨识号----在2022年初,笔者曾对UL提出建议,UL Procyon必须支持在线认证并记录成绩才好,

UL现在已经实现。

UL Procyon Office Productivity Battery Life

办公生产力(Office Productivity)场景的电池续航测试成绩如下

https://www.3dmark.com/compare/opblb/95/opblb/96#

 

Windows电源平衡,MSI Center沉静,屏幕亮度50%,屏幕刷新率60Hz,集显模式成绩为3时49分;

Windows电源平衡,MSI Center均衡,屏幕亮度50%,屏幕刷新率60Hz,独显直连模式成绩为2时38分。

 

UL Procyon Video Playback Battery Life

视频播放(Video Playback)场景的电池续航测试成绩如下:

https://www.3dmark.com/compare/vpblb/64/vpblb/63#

 

Windows电源平衡、MSI Center均衡、屏幕亮度100%、屏幕刷新率120Hz、音量100%,集显模式成绩为3时39分;

Windows电源平衡、MSI Center均衡、屏幕亮度50%、屏幕书信率60Hz、音量100%,独显直连模式成绩为2时28分。

 

要高性能就离不开电源,虽然官方400瓦电源体积重量有尽力优化,但其重量在旅行之时确实累赘。

CreatorPro X18机身右侧靠后的雷电4端口支持100瓦、140瓦的PD3.1电源充电,算是一个解决方案。

有使用140瓦的PD3.1移动电源进行测试,如下图所示,确认可以实现接近140瓦的输入。

 

但无论如何,140瓦和400瓦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在使用140瓦USB-C供电之时,整机性能还是受限的----原因之一,可以参看在中篇:在不同场景、不同供电下、CPU的PL值比较表。

发表观点

这儿有 0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