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苍龙博主:最强移动工作站微星CreatorPro X18评测下篇English

2024-10-11 16:30:21 | 来源:公平评测 | 作者:song1118
本次CreatorPro X18评测系列文章的主题词,从上篇的“搏住苍龙”,到中篇的“苍龙耀世”,来到了下篇的“苍龙博主”。这“苍龙博主”,并不是指笔者,似乎是目前唯一发出了CreatorPro X18评测文章的博主,而是……

配套成龙:压力测试性能释放

CPU单压力测试

在集成显卡模式下

使用AIDA64的系统稳定性测试模块中的Stress FPU、进行20分钟的CPU单压力测试,CreatorPro X18设置为狂暴模式、风扇转速设置为散热加速(下同),测试时的全屏截图如下::

 

 

使用Generic Log Viewer,对HWiNFO64记录数据的进行分析,得到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此测试中:

  • CPU温度峰值为95摄氏度,谷值为44摄氏度(开始10秒为待机状态,以下相同),均值为93.73摄氏度;
  • CPU功耗(CPU Package Power)峰值为220.1瓦,谷值为8.76瓦(开始10秒为待机状态,以下相同),均值为186.1瓦----这个数值非常高,非常暴力,由此可以和台式机比拼!
  • CPU频率均值(Core Clocks-avg)峰值为4098MHz,谷值为548.7MHz,均值为3842MHz;
  • CPU P核0号频率(P-Core 0 Clock)峰值为4788MHz,谷值为498.8MHz,均值为4310MHz。

在独显直连模式下,

使用AIDA64的系统稳定性测试模块中的Stress FPU、进行17分钟的CPU单压力测试,测试时的全屏截图如下:

 

 

使用Generic Log Viewer,对HWiNFO64记录数据的进行分析,得到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此测试中:

  • CPU温度峰值为95摄氏度,谷值为48摄氏度,均值为93.89摄氏度----谷值和均值和上问的集显模式之下相比,略高了一点点;
  • CPU功耗峰值为220瓦,谷值为12.05瓦,均值为182.4瓦----均值和集显模式下相比,只低了3.7瓦----这个数值依然非常高!
  • CPU频率均值峰值为4098MHz,谷值为939.4MHz,均值为3828MHz----和集显模式下相比,只低了14MHz;
  • CPU P核0号频率(P-Core 0 Clock)峰值为4688MHz,谷值为1297MHz,均值为4295MHz----和集显模式下相比,只低了15MHz。

以上可以看到,如果只是需要CPU单方面的性能,CreatorPro X18无论在集显模式还是独显直连,差异很小,都有着瞬间辉煌爆炸性的220瓦、长期稳定不低于180瓦的功耗。

至于双显卡混合模式,笔者并没有安排测试,理论上也应该差不多。

GPU单压力测试

此测试当然不会对集成显卡进行,因为这对于CreatorPro X18这样的重型性能机型来说意义不大。

在独显直连模式下,使用FurMark GPU Stress Test,对独显直连模式下的GPU进行了16分钟的压力测试,测试时的屏幕截图如下:

 

 

使用Generic Log Viewer,对HWiNFO64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

  • GPU温度(GPU Temperature)的峰值为68.7摄氏度,均值为66.5摄氏度;
  • GPU功耗(GPU Power)峰值为175.2瓦,均值为174.1瓦----被NVIDIA的TGP Max Power值压制得死死的;
  • GPU的运行频率(GPU Clock)峰值为1815MHz,均值为1680MHz----微星宣传的2190MHz的Boost Clock没有出现。

CPU+GPU双压力测试

同样是在独显直连模式之下,使用AIDA64 Stress FPU+ FurMark GPU Stress Test,对CPU和GPU同时进行了44分钟的持续压力测试,测试结束一分钟之后的全屏截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双压力结束一分钟之后,CPU核心温度迅速下降到64摄氏度,GPU温温度下降到42摄氏度。

使用Generic Log Viewer,对HWiNFO64记录数据的前16分钟进行分析,得到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这个对整机考验最大的双压力测试之下:

  • CPU温度( CPU Package )峰值为96摄氏度,均值为84.08摄氏度----均值比CPU单压力测试时低了近10摄氏度;;
  • GPU温度(GPU Temperature)的峰值为76.4摄氏度,均值为69.23摄氏度---都比GPU单压力测试时要高,分别高了9.6和8.12摄氏度;
  • CPU功耗(CPU Package Power)峰值达到222.5瓦,均值为98.88瓦----和CPU单压力相比时相比,峰值持平,均值低了83.52瓦;
  • GPU功耗(GPU Power)峰值高达205.4瓦,均值为166.2瓦----和GPU单压力测试时相比,峰值竟然要高30瓦,但均值低了7.7瓦;

而查看GPU的运行频率(GPU Clock)峰值为2295MHz,均值为1764MHz----微星官方宣传的2190MHz的Boost Clock值,终于在此时被突破了----究其原因,笔者推测是因为在双压力之下,Dynamic Boost和MSI OverBoost技术被有效激活,从而使得CPU和GPU的功耗动态分配,使得GPU也能瞬间性能爆发,从而出现了205.4瓦的功耗峰值,运行频率峰值瞬间达到了惊人的2295MHz,比官方宣称的2190MHz还要高出105MHz,甚至比RTX 3500 Ada机型的Boost Clock值2250MHz还要高45MHz。

最终,在双压力之下,CPU+GPU实测功耗均值约为265.08瓦----和官方宣传的270瓦相差不算太多;

至于CPU+GPU的瞬间功耗峰值,在双压力测试开始的约20秒钟左右,达到惊人的200+150=350瓦!

正是有着这样暴力的高功耗设定,同时有着强大散热机能的均热板散热系统,才确保了CreatorPro X18在长时间高负荷之下,CPU和GPU的性能,都能够同时发挥得非常不错。

 

 

而在CPU单压力测试时,其长时功耗均值高达180瓦之多,也使人赞叹不已,这正是其能够在上文PassMark测试中、和25台机型进行对比时,CPU性能一直保持一马当先的关键因素。

 

 

潜龙勿用:努力拼搏博取欢心

不过,在狂暴模式+散热加速之下,CreatorPro X18长时间满负荷运行,其整机功耗、外表温度和工作噪音,又将是如何的呢?

在如此高性能之下,其电池续航又将如何呢?

在全部测试完毕之后,笔者对其的评价,又将是如何的呢?

CreatorPro在经过上中下三篇之后,其努力拼搏战斗的成绩,似乎初步博得了笔者的欢心……

嗯,这就是本篇标题主题词“苍龙博主“的来历。

其最终是否顺利成为、在笔者手中服役4年多的、同宗同门老前辈WT75的接班人呢?

 

 

由于行文至此,文字已有近8000,图片逼近50张,但之后的要展现的内容还有很多,出于避免笔者排版发布和读者阅读理解的不便,本篇到此为止。

紧接其后的,是本评测的第四篇----《飞龙在天:最强移动工作站微星CreatorPro X18评测终篇》-----将在本文发出一天后发出。

敬请期待!

发表观点

这儿有 0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