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难免违规
至此,略过主SSD的拆解之后,Precision 7770的轻度拆解完毕,拆解一览如下图所示:
从上面对7770的轻度拆解,可以看到,从前代7760传来的四个M.2 2280 SSD得以保全,但内存方面,从原来的四个DIMM插槽,变成了只剩下一个CAMM模块。
真的如此?继续:
看看7780又是如何的。
左为7770,右为7780,内部主要布局一致:
同样是有完备的M.2 3042 WWAN插槽和SIM卡槽,但同样没有预置WWAN天线……
同时,无线网卡改为了使用M.2 2230卡槽的方式,抛弃了intel推行的CNVio封装方式,可喜可贺----此台7780预装的无线网卡是Intel AX211,支持WiFi 802.11a/b/g、Wi-Fi 4 (Wi-Fi 802.11n)和Wi-Fi 5 (WiFi 802.11ac)以及Wi-Fi 6E (WiFi 802.11ax)----用户可以方便自行升级为更先进的WiFi 7。
在另一个地方,就是笔者故意选择定制的----此台7780使用的不是CAMM内存,而是标准的SO-DIMM内存:
在上文7770安装CAMM内存模块的位置,77780换成了DIMM内存模块。
将两种内存模块都拆卸下来进行对比,DIMM内存模块只使用了两颗螺丝锁定,同样地使用内存接口固定板来实现和主板接口的牢固连接。
DIMM内存插槽模块,由于空间所限,只有两个SO-DIMM内存插槽,采用阶梯式布局。
同时,可以看到,当采用DIMM内存模块之时,内存接口固定板和主板之间的连接部件,换成了DIMM连接模块(DIMM connecter module)。
和上文7770使用的CAMM连接模块相比,DIMM连接模块的平面投影形状一样,上面同样有14x44=616个触针。
不过,其塑料颜色呈灰色,触针也不如CAMM那样金光闪闪,用料似乎有所不同,而且更为纤薄。
提示一下:
在目前的DELL官方7780维护手册(Service Manual)中,将CAMM连接模块和DIMM连接模块的图片弄反了----触针平置不是斜置,且颜色暗淡的,才是DIMM连接模块。
更为纤薄的原因,似乎是因为DIMM模块的厚度更厚,为了在相同空间中容纳它,而选择将DIMM连接模块的厚度降低。
然而,这个设计上的安排,造成了下面令笔者啼笑皆非的事故。
笔者一直依据DELL官方维护手册,对7770和7780进行拆装,在CAMM模块和DIMM模块拆装环节,DELL官方都有特别提示如下:
将以上英文翻译并优化一下,就是如下:
操作步骤:
1.卸下内存固定板的两个(M2x6)螺钉;
2.将内存固定板取下;
3.卸下锁定内存模块的两个(M2x5)螺钉;
4.将内存模块取下;
5.从主板取下DIMM连接模块。
千万小心:
不要触摸内存连接模块上的触针,这些触针非常脆弱易碎,与触针的任何直接接触都有可能损坏它们,只能从侧面握持内存连接模块,这样才能避免接触到触针。
笔者当然有规必依。
笔者将安全取下的DIMM连接模块,放置到了柔软而干净的超细纤维布上,原因很简单:
这个DIMM连接模块,根本无法侧立放置,只能平放,按照官方的提示,616个触针如此脆弱易损,如果将其直接放置在坚硬的平面上,还是有风险的。
所以,特意放置到了平坦而柔软的超细纤维布之上,实乃最佳选择!
尽管当时笔者觉得是在有规必依,但是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笔者将上文中的对比图片拍照完毕,开始装机。
小心翼翼地拿起DIMM连接模块,突然发现:有部分触针留在超细纤维布之上了!!!
原来,在放下的一瞬间,DIMM连接模块上的616根触针,就有部分插入了布中,并钩住了超细纤维布上的纤维……
所以,尽管笔者拿起之时,是小心翼翼的,但这触针设计真的脆弱啊----触针本身并没有严重受损,只是稍有变形,但是有多个触针从DIMM连接模块的塑料框架上脱落下来了。
此后,笔者在超高亮度的环境下,使用放大镜加镊子,进行了近一小时的修复工作,依然无法使高达616个的触针都一一到位,反而在烦躁之下失去耐心,力度稍微大了一点,将DIMM连接模块腰斩……
满头大汗、七窍生烟的笔者,只能选择认输:
掏出手机,拨打DELL的400电话,称7780刚收就发生了意外事故,要求意外保修服务启动。
一周之后,收到了DELL快递来的全新DIMM连接模块,顺带说一下DELL的部件号:
- 0DM7N3:CAMM使用(较厚);
- 0H1CYK:DIMM使用(较薄)。
受到挫折和教训的笔者,放弃了原本计划将7780和7770的不同内存模块、对调安装之后进行测试的安排。
测试的这台7780,出厂预装单条DDR5-5600 8GB内存;
笔者准备了两条DDR5-5600 32GB内存用以升级,和原厂内存一样,都是SK hynix出品。
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