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苍龙耀世:最强移动工作站微星CreatorPro X18评测中篇English

2024-09-30 14:43:04 | 来源:公平评测 | 作者:song1118
苍龙耀世----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笔电世界中,CreatorPro X18到底有什么值得显耀的地方、而值得笔者重金购买深入评测呢?

存储性能

 
内存
本台CreatorPro X18出厂预装2条32G DDR5-5600MHz内存,合计64GB。
由于有4个SO-DIMM内存插槽,可以安装4条48GB的内存,从而实现当下笔电内存的最高容量192GB----这对于需要大容量内存的工作很有意义;
但是,其内存的实际运行频率,还是和上代一样令人非常无奈的实际状态:
但由于Intel平台的限制,当安装4条内存时,将以3600MHz运行,而其他安装状态,最多也只能以4000MHz运行,具体可看下面这张的图片:

 
所以,本台CreatorPro X18安装的是两条DDR5-5600的内存,运行在DDR5-4000状态,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使用AIDA64的缓存和内存基准测试模块,内存的成绩是:
内存读取速率为63000MB/s左右;
内存写入速率为60000MB/s左右;
内存复制速率为64000MB/s左右;
内存延时为95ns左右。
这成绩在意料之中,对之后的综合性能(系统性能)基准测试成绩,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硬盘
在没有深度DIY之前,CreatorPro X18只能安装两个M.2 2280 SSD。
在原厂开启VMD,将两个2TB PM9A1a组建的RAID 0上,使用AS SSD Benchmark和CrystaDiskMark测试,得到的成绩如下图所示:

 
 
为了查清楚这两个位置的SSD,到底是如何连接的、到底哪一个才是PCIe 5.0,笔者在BIOS中关闭了VMD,并特意安装了两个不同的SSD----靠近CPU部位的是三星960Pro 1TB,靠近显卡部位的是凯侠XG5-P 2TB:

 
然后使用HWiNFO查看,凯侠XG5-P所在靠近显卡部位的M.2 SSD插槽,确定是直连CPU的PCIe 5.0 x 4----它占用了CPU原本给显卡使用的PEG011端口,这使得CreatorPro X18的显卡只使用了PEG010端口,只有PCIe 5.0 x 8,而不是理想的PCIe 5.0 x 16;
而三星960Pro所在靠近CPU部位的M.2 SSD插槽,并不是直连CPU的,而是连接在PCH上的PCIe 4.0 x 4的 #25端口----所以,据此,在上篇笔者说的“两个M.2 SSD都是直连CPU“是错误的。

 
在原厂预设VMD-RAID 0之下完成测试之后,笔者关闭了VMD,然后将原厂系统恢复到安装在PCIe 5.0 M.2 SSD插槽上的PM9A1a 2TB上面 ,如下图所示,然后再进行相关的基准测试。

 
对安装在PCIe 5.0 M.2 SSD插槽上、并安装了操作系统的2TB PM9A1a,使用AS SSD Benchmark和CrystaDiskMark测试,得到的成绩如下图所示:

 
对安装在PCIe 4.0 M.2 SSD插槽上的2TB PM9A1a,使用AS SSD Benchmark和CrystaDiskMark测试,得到的成绩如下图所示:

 
以上测试中的硬盘,都是相同的两个原厂预装硬盘。
只是模式和安装位置不一样,就可以看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论顺序读写,自然是RAID 0的速率最高,直连CPU的PCIe 5.0位置次之,最后是连接PCH的;
到了4K随机,RAID 0成绩就最差了,直连CPU的PCIe 5.0位置的最好,连接PCH的次之;
延时方面的情况,就有点错综复杂了,直连CPU和RAID 0互有优势,连接PCH最差。
所以,AS SSD给予三者的总分,是最直观的表现:
直连CPU的SSD得分是9946分;
连接PCH的SSD得分是9149分;
RAID 0之下的得分,是7752分。
 
由于CreatorPro X18只能安装两个SSD,在开启intel VMD模式之后,只可以组建RAID 0或1,尽管受硬盘数量限制而不支持RAID 5或10,但这对于需要更高顺序读写性能或存储冗余功能的用户,还是有用的。
但是,笔者建议一般用户不要这样使用,因为如下的如果,才是更为合适的安排。
如果,CreatorPro X18能安装三个SSD,那么,笔者将会如下安排:
直连CPU的SSD安装操作系统,余下两个连接PCH的SSD----要顺序读写性能就组建RAID 0,要数据冗余就组建RAID 1。
作为一台售价高达近五万港币的移动工作站,CreatorPro X18阉割掉第三个M.2 SSD插槽,笔者无法接受。
官方这样安排,到底有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呢?

 
SD读卡器
CreatorPro X18的全尺寸SD读卡器位于机身左侧中部,采用半收纳插拔式设计,SD卡插入之后会露出小半截----好处是插拔方便、且内部发生机械疲劳的部件相对较少,坏处是SD卡伸出一截不美观,且不方便长期内置。

 
CreatorPro X18的SD读卡器为Realtek出品。
当插入普通的SD卡之时,在任务管理器和HWiNFO中查看,可以看到是采用PCIe 2.0 x1连接到PCH的#7之#4[J8B4],名称为“RealTek Semiconductor PCI-E Card Reader”,其理论传输速率最值为5.0GT/s---如下图中橙色方框中所示。

 
但是,当笔者插入一个ADATA(威刚)256GB的SD Express 7.0卡之后,任务管理器中的存储控制器会新增一个标准NVMe控制器,磁盘驱动器中会新增一个名称为“SD 71“的硬盘,在HWiNFO中,名称也变成了”ADATA Technology,Device ID:2708“,一旁的理论传输速率也变成了8.0 GT/s----如上图中绿色方框中所示。
这样一来,官方说CreatorPro X18的SD读卡器是SD Express Card Reader ---它似乎支持SD Express 7.0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SD Express 7.0规范向下兼容UHS-I,不向下兼容UHS-II和UHS-III。
 
如下图所示,左侧是32GB Lexar 2000x SD卡,它是SD-USH II,结果读写速率惨不忍睹,顶多只有90MB/s和80+MB/s;

 
而上图右边,是ADATA出品的256GB SD 7.0卡,测试可以看到,其读取速率峰值高达800+MB/s,但写入峰值只有180+MB/s,这有点不正常。
读写IO/s峰值高达53.37K和2.12K,属于正常。
经过对比资料,发现CreatorPro X18的SD读卡器是属于UHS-III,并不完整支持SD Express 7.0,所以其写入速率低了很多。
ADATA威刚SD 7.0 256GB高速存储卡SD卡,笔者之前在支持SD Express 7.0规范的读卡器上测试过,确认读写峰值能达到800+MB/s和600+MB/s。
​看来,IT业界很多规范和标准,无法实现大统一,是令人遗憾的事。
 
将以上CPU、GPU和存储的测试结果,总结一下,笔者认为:
CreatorPro X18的CPU性能表现非常好,但其巨大的、可以和台式机媲美的LP1和LP2值,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下,又会如何呢?
CreatorPro X18的GPU,TGP值为最大的175瓦,通用图形性能和专业图形性能的实测结果,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下笔电中性能最好的显卡---无论是通用性能和专业性能,都是如此!
而CreatorPro X18存储系统,则非常令笔者感到不快:
内存只能运行在4000MHz或者更低的3600MHz……
一台18英寸的大型笔电,内置硬盘居然只能两个?
甚至连SD读卡器都存在兼容性不足的小缺点。
是笔者太吹毛求疵?
或者、是微星有意无意地为之?
 

再请期待!

 行文到此,文字不知不觉已破万字,图片近70张,按照惯例,考虑到各位读者的阅读时间过长、笔者的发布排版不易,本篇只能截止。
在下一篇中,将是CreatorPro X18的系统性能(综合性能)、拷机、功耗、温度、噪音、音频和续航方面的测试。
还可以看看,它是否能在笔者的测试中,拿下当下笔电综合性能第一的称号!
当然,必须还有笔者的最终评价。
或许,还有在上篇中说的实现第三个SSD……甚至第四个、第五个……
所以,再次敬请期待!

 

发表观点

这儿有 0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