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终极生产力程序员本机械革命Code 10评测上篇:10要定English

2021-12-13 21:44:48 | 来源:公平评测 | 作者:song1118
现在,Code 10在接下大旗的同时,武装全新机体的铠甲,手持全新平台的利剑,面部实施了16英寸16:10屏幕的整容,还使用了人民币7000元出头的廉价特效的魔法加持,在这样的情形下,走上笔者预设战场的Code 10,其实际的颜值、战力和耐力以及抗打击能力,又将如何呢?
文章介绍
上篇5700余字近70张图片,中文版在 https://www.song1118.com 首发,英文版将稍后在 https://www.song1118.tech 发布,分为以下章节:
违背协定
心平气定
负气含灵
化整为零
举棋不定

 
违背协定
笔者多年来日常使用的主力电脑,都是重量级的性能笔记本电脑,原因在于三点:
第一:比台式机相对节能,空间占用较小;
第二:就算没有不间断电源,也不怕突然停电造成数据丢失;
第三:方便携带并可以移动作业;
所以,在十多年前,笔者曾多次背着一台17英寸加一台15英寸合计两台笔记本电脑移动,还甘之如饴,甚至认为是强身健体习武之人。
 
随着时间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加上笔者的工作内容也发生变化,现在的状态调整为:
在固定场所还是使用重量级的性能笔电,但在外出之时,改用了备用的轻薄笔记本电脑。
 
但是,现在的主流轻薄笔记本电脑,和重量级的性能笔电相比,往往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就是性能相对偏低、可内置的硬盘数量偏少。
对此,笔者有寻找过新的解决方案,比如非常极客方向的、基于ThinkPad X201深度定做的、51nb X210。
 
除了比较极客方向的定制版笔电之外,也考虑过去年(2020年6月)上市的机械革命Code 01,机械革命Code 01采用了自家Umi Air的同款模具, 15.6英寸镁合金机身重量为1.47kg,厚度只有16.8mm,这足够轻薄;
而其配备的处理器为AMD R7标压版,8核心16线程,集成的VEGA核心显卡据说有着比MX250独显性能还强的实力,这足够性能;
在其他方面,双风扇双热管双内存插槽,91wh电池,配置不错。
 
但是,在存储方面,其只有一个M.2 SSD插槽……
虽然其R5-4600H/8G/512GB的首发价格4299元,R7-4800H/16G/512GB首发价格4899元,价格确实非常诱人,但在存储方面无法满足笔者的企图,所以果断放弃。
随着时间来到现在,机械革命推出了新一代的Code 10,笔者一看:
改用了intel 11代酷睿标压版处理器,改用16英寸16:10屏幕,特别是其带有两个M.2 SSD插槽----好!很好!就是它了!
于是,笔者违背了自己说过在今年12月份,不再买任何笔电的“自我协定”,在京东预约下单付款一口气完成,之后静候快递佳音。
 
心平气定
11月27日下单付款,迟迟不见发货,笔者是心平气定的---毕竟,作为机械革命首发产品,要拿到手是需要时间的定律,笔者是早有风闻的。
在半个月之后双12到来的前夕----12月11日下午,京东快递送达。

笔者第二日开始开箱:非常纤薄脆弱的京东物流外箱之下,才是机械革命的原厂棕黄色外箱,中央是黑色粗体的MECHREV英文和标志,左下角只有UN3481产品内置锂电池的警告标志,为什么说“只有”,下文即可知晓。
 
外箱一侧上端,有着产品相关信息:
产品型号:机械革命Code 10-7CC6U
型号代码:i7-11800H----这其实就是采用的CPU的型号;
生产日期:2021年11月16日----早于笔者下单日期11天,在一个月之后到达最终用户手中。
颜色是图灵灰……图灵灰?笔者只知道图灵是计算机科学之父,也知道有个城市叫慕尼黑,但就没听说过图灵灰。不过,机械革命Code系列号称程序员本,用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为颜色之名,也算是一种致敬,可以接受:有朝一日,会不会有“图灵红”出现?
 
外箱另外一侧,有着详细的厂家信息、执行标准和外箱尺寸以及运输安全提示等信息,非常规范,作风正派值得表扬。
 
笔电作为在中国销售的CCC A类产品,中国能效标致(CHINA ENERGY LABEL)必不可少,其上标注一级能耗,典型能源消耗(kWh)值为31.2。
 
外箱顶部官方封贴,证明为原厂未拆封。
 
打开外箱,还有同材质同色系的内箱:
 
内箱的一面采用了印刷电路板抽象图进行了装饰,就笔者个人观点来说,把此内箱直接作为外箱,效果应该更佳。
 
开启内箱,终于可以看到了白色泡棉保护之下的Code 10。
 
主机一侧纸板隔离的空间,还有电源和电源线,两者都采用非常薄的透明胶袋包装,感觉成本控制非常严厉,但在安全上却做到了无可指责。
 
与此相反,存放纸质装箱清单、M.2 SSD散热片和配套硅脂垫以及锁定螺丝的胶袋,却又用料正常。
 
此纸质装箱清单,同时还是电脑保修证书,两者合一既环保又方便,何乐不为?
 
电源为全汉出品,型号为FSP090-DBBN3,外部输入100至240伏特交流电自适应,提供19伏特4.74安培的直流输出,功率为90瓦。
 
部分包装材料纤薄的风格,继续蔓延到包装Code 10主机的透明胶袋上,而且此胶袋没有采用额外封签或粘贴设计,直接展开即可。

 
负气含灵
负气含灵是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
从宛如懒散临时工打包的胶袋中取出Code 10本体,终于见识到了图灵灰。
Code 10上盖非常平整,四角圆角处理,据官方资料,其材质是“航空级镁铝合金”,而对机体的颜色,官方的用词是“高奢感极强的灰色,低调稳重。”
 
但笔者觉得,其屏幕上盖一侧的CODE标志铭牌,巧妙地将字母“O”替换为机械革命的图像标志,才是真正的“高奢低调”。
 
Code 10的机体尺寸为355mm x 246.5mm x 17.8mm , 低于18毫米的厚度,对于目前常规16英寸笔电来说,是非常薄的。
其机身基座正面中央,有着便于开启屏幕上盖的凹槽;
正面和厚度为8.3毫米的三星Galaxy Note 9手机放在一起比较,是不会显得很薄的。
 
Code 10机体左右和前方的下方,都采用了缩进的楔形设计。
  
Code 10的机身左侧端口,从左至右依次是:
电源指示灯和电源接口;
两个雷电4端口:这是笔者决定购买Code 10的重要原因之一,兼容USB-C ,支持DP和PD;
HDMI端口:
音频插孔:3.5毫米、输入输出二合一;

Code 10的机身右侧端口,从左至右依次是:
两个USB-A 3.1端口;
电源按钮:集成指纹识别功能,并支持冷开机时按下按钮直接识别指纹,无需在Window登录界面进行指纹识别,这点令笔者感到很意外,点赞!
依据官方资料,在机身右侧面,部分机型还可选带有SD读卡器。
 
Code 10的机身背面,无任何端口,其主要原因是采用了下沉式贯通屏轴。
笔者觉得从此角度看去,Code 10的机身线条更加硬朗明快,质感上佳。
 
Code 10的机身底部质感也还可以,虽然因为采用楔形设计,造成四周斜角缩进有失锋芒,但是整体布局对称给人的感觉还是很严肃认真的。
 
在底部最引人注目的是左侧的铭牌,其采用磁吸设计,确保不易掉落的同时用户又可轻松取下,取下之后可以看到这台Code 10相关信息的标签,上面空白之处,足够用户留下自己的签名,虽然此处用户也可以自由发挥,但空间完全不够放上一张应急的纸币。
 
机身底部前后各一长条橡胶脚垫,靠近后方是整片散热进气格栅,靠近前方部位左右各有一扬声器格栅。
 
在底部右侧靠近散热进气格栅,黄色方框标注处,有宕机应急复位插孔。
 
仔细观察的话,从底部散热进气格栅左部,能明显看到机身内部的一黄色红色线缆,这表明官方对这样的细节,似乎是不太在意的。
 
但在另一个细节上,笔者又觉得官方做得不错:打开屏幕上盖,放在键盘和屏幕之间起防护作用的无纺布,上面印刷了对新用户的温馨提示和感谢用语----这很不错,增加的成本基本为零,带来的感觉绝对为正。
 
Code 10展开屏幕上盖之后,猛然间使笔者梦回唐朝,宛如回到了当年IBM ThinkPad笔电称王的年代----4:3屏幕窄边框?
 
当然,这是错觉,Code 10是16:10屏幕。
但窄边框是无可否认的,具体的数值就不列了,看图即可:左右侧很窄,上下稍宽,而且上方放置的摄像头只能是针孔式设计了,也放弃了红外摄像头,由此不支持Windows 人面识别功能。
 
同时,Code 10的屏幕展开角度也可达165度,虽然没有实现180度,但比大多数只有135度展开角度的笔电,要好多了。
 
Code 10的C面也采用了镁铝合金,6行84键键盘,加完全中置的巨大触摸板。
 
巨大的触摸板上密布各种标注,从标注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功能的触摸板,支持切换为数字小键盘,还能对亮度音量进行调节,具体使用将会如何,有待开机实测。
 
6行84键盘的Fn功能组合按键比较齐全,如Fn+Esc可以禁用触摸板,Fn+F4控制摄像头,甚至有独立的蓝牙开关Fn + F5。
 
程序员常用的Del按键在最右上角,同时将Home、PgUp、PgDn、End这四个按键,竖直排列安排在最右侧,四个方向按键也是标准大小,这些都带来了很不错的键盘操作便利。
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台16英寸机型,没有独立的数字小键盘,同时,右Shift按键被方向键抢位,用户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Code 10键盘的键程尚可,为1.4毫米,但笔者觉得键馈偏软,发出的声音也犹如击打败絮,在使用之时总是不禁幻想:这可不可以自己换成ThinkPad W520的键盘呢……
 
幻想归幻想,对于现实的Code 10,笔者认为其外观是属于优秀之列,特别是其采用了窄边框设计的16英寸16:10屏幕,外加巨大触摸板,带来的视角效果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在尺寸和重量方面也控制得非常不错,并且屏幕展开角度能接近180度,更多地满足了大多数程序员的需求。
这样一来,Code 10 对程序员来说,似乎俨然是一台饱满生气而充满灵性的机器……
对不是程序员的笔者来说,也感觉其负气含灵,表现值得期待!
 
不过,在正式开机实测之前,还是先拆机检验其内部结构,看看和基于AMD平台的上代Code 01相比,两者有何不同,Code 10有何进化。
 

化整为零
可以说,Code 10是笔者2021年度历史最好拆装机型。
原因很简单,它就是依靠底部10短2长合计12颗螺丝锁定,没有拆卸艰难安装易损的卡榫,也没有诡异莫测的双面胶,更没有居心不良的官方防拆贴纸。
 
取下12颗螺丝之后,用大拇指手指甲,即可轻松从机身一侧划开机身和底盖的连接,取下底盖。
 
底盖内侧很简单,除了对应散热进气格栅的金属防尘网没有什么复杂机构至于材质方面,由于官方只宣传说A、C两面采用了“航空级镁铝合金”,所以其自然被认为是大部分人觉得是低级廉价的塑料----当然,笔者并不认为所有塑料都是廉价低级的。
 
底盖内侧此处,用黑色胶布固定了一个强磁体,这就是实现底部磁吸铭牌的关键部件,简单粗暴,物美价廉,完全有效。
 
取下底盖之后的Code 10底部一览,这就是官方宣传的“细节无处不在,全黑化内构”。
上文说到的底部可以透视到的黄色红色线缆,是什么细节?
左边白色排线和左下角黄铜,是忘记了黑化?
 
可以透视到的黄色红色线缆,是左侧散热风扇所用;
忘记黑化的左边白色排线,是连接机身右侧的USB-A端口的小电路板所用。
 
双热管双风扇的右侧风扇,使用的线缆不是较为显眼的颜色,所以上文在机身外部透视时不能显现。
左侧风扇上面没有标签,右侧风扇有标签,上面标注有JORAY DV 5V 05 A BF060A05P。

依据BF060A05P搜索,找到了Acer笔电使用过的JZR风扇和其一模一样。
 
可见Code 10上面的两个风扇,是用一个型号,只是在安装时,一个为背面安装一个为正面安装。至于为什么Code 10为JORAY,Acer笔电为JZR,笔者就不知道了,反正都是MIC。
话说回来,intel 11代酷睿标压CPU,只有集显,加上双热管双风扇,Code 10的性能发挥是很值得期待的。
 
除了双热管双风扇,Code 10还有双内存插槽---而且,从上代Code 01奇怪的L型布局,改成了常见而又顺眼的并排布局。
右侧内存插槽下方,是空置的第二个M.2 2280 SSD插槽。
机身内部多处可见标注日期的贴纸,此图片中就可以看见三张,在内存条、主板和电池上,均为2021年11月。
 
Code 10的主M.2 2280 SSD安装位置,在机身底部方向的右下角,位于电池和扬声器之间,上面有黄铜色散热片覆盖,需要松开两颗固定螺丝取下散热片,才可以取下。
 
取下主硬盘之后,才能取下电池的所有四颗固定螺丝,将Code 10的内置电池取下。
 
Code 10的内置电池为3芯锂离子电池,由东莞赣锋电子出品,型号为SSBS81,额定容量为6065mAh*11.55V=70Wh,充电压制电压为13.2V。
 
此电池正面左上角有着CODE的专用徽标,想来是Code 10独家专用。
背面几乎全体黑色,可谓本机黑化最佳部件,周身没有任何安规认证标志。
 
内置电池取下之后,Code 10的内存也可以取下来了。
两条16GB DDR4 3200内存,品牌均为Micron(美光)旗下的Crucial(英睿达)。
出厂预装M.2 SSD为1TB的三星PM9A1----关于这点,官方在产品销售页面甚至有直接标明,可见,这是卖点,可见,敢坦诚相见。
 
取下内置电池的Code 10的底面内部一览。
可以看到电池仓位中央部位是触摸板安装空间,部分区域使用了黑色泡棉条块进行填充,以确保电池安放的稳固性。电池仓底部区域等效于C面,部分区域采用了蜂巢加强肋设计,用以强化C面支撑。
 
靠近电池仓的主板边缘有着众多接口,从右至左,分别如下:
CN2----电池接口;
CN10----键盘排线接口;
CN41----为空焊盘,据上文所言,笔者推测有可能为SD读卡器排线接口;
CN9----触摸版排线接口;
编号不详----应为键盘背光接口;
 
最后,只剩下最右侧的、在无线网卡附近的、一个标注为CN4的空置接口……
 
笔者看了半天,发现附近有着疑为存放BIOS的华邦(Winbond)八脚芯片,断定其为主板BIOS电池的接口。
可是,怎么没有连接常见的CR2032锂锰电池呢?

此疑问发出之后,有得到一个非正式的答复是:“这机器就这样,现在笔记本都是内置电池,没必要再加个纽扣电池。”
这样一来,似乎Code 10除了开创首台标压intel集显笔电之先河外,又开创了笔电无主板电池的先河?
所以,上文说的-----Code 10外箱上,只有UN3481产品内置锂电池警告标志----而没有UN3091产品内置锂金属电池警告标志,就得到了前呼后应。 
至于笔电主板电池是不是真的“没必要”,后文再谈,先看看Code 10内部的其他细节。
机身右侧的端口和按钮,采用独立小电路板,通过三根排线和主板连接,如下图从左至右依次是:
电源按钮排线;
集成在电源按钮上的指纹识别器的排线—因为部分机型没有指纹识别器,所以采用独立排线设计,是谓灵活机动;
USB-A端口的数据和整个小电路板的供电排线;
另外,如果是带有SD读卡器的机型,以笔者所知所见推测,整个小电路板都需要更换。

机身左侧,是双雷电4端口和HDMI端口所在,由于这两个雷电4端口,距离CPU安装的位置相对遥远,笔者对这两个雷电4是否是直连CPU,感到有点担忧,不过,开机实测即可确定。
 
另外,在机身主板左侧(等效于底部观看的右侧),笔者也发现第二个可疑之处----在靠近宕机复位按钮附近,有一24针脚的空置焊盘,旁边靠近机身边缘部分主板有一方形缺口----这空间、这位置,给以太网卡芯片和RJ45端口使用,似乎太合适了,难道,Code 10原本有设计内置以太网卡,然后被阉割了?
 
为了不影响原厂散热效果,笔者对Code 10的拆解到此为止。
笔者有仔细观看,继续往下拆解Code 10的话,只要不对屏幕上盖部分进行操作,整个拆解过程都将非常轻松。
 
举棋不定
先解释一个问题:
Code 10是机械革命Code系列的第二代,第一代叫做Code 01,如果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读者可能会问,为何第一代叫01,第二代不叫02而叫10呢?
因为第一代叫“01”,既是1,又表示是开创一个全新类型笔电的从0到1,还表示计算机二进制代码的0和1;
所以,第二代的“10”,不应该读作“十”,而是应该读为“一零”。就是因为这个“10”是二进制,等于是十进制的“2”。 
 
当然,从01到10,不排除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第一代采用的是AMD平台,第二代采用了intel平台,是一个巨大的升级----就如华为Mate 10的下一代叫Mate 20不叫Mate 11、三星Note 10的下一代叫Note 20而不叫Note 11一样。
这样的意思,我最太讨厌了!
不管怎样,自从去年Code 01的诞生,机械革命已经树起了终极生产力和程序员本的大旗!
而现在,Code 10在接下大旗的同时,武装全新机体的铠甲,手持全新平台的利剑,面部实施了16英寸16:10屏幕的整容,还使用了人民币7000元出头的廉价特效的魔法加持:
 
在这样的情形下,走上笔者预设战场的Code 10,其实际的颜值、战力和耐力以及抗打击能力,又将如何呢?
 
大旗已树,但举棋不定……
请看《程序员本机械革命Code 10评测下篇》
敬请期待!
 
 
 
 
 
 

发表观点

这儿有 0观点